從"心"溝通進行曲 授課老師:鄭逸雰 老師
活動成本 1,300

活動簡介
透過課程學習如何真誠表達自己,也能同理傾聽他人。讓溝通從頭腦到心,建立心與心的連結。本課程以光啟出版「愛的語言-非暴力溝通」為主,共創美好的人際關係。課綱表
堂次 | 活動主題 | 活動內容 |
---|---|---|
第 1 堂 | 相見歡 | 初步認識非暴力溝通。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創造人與人之間有品質的連結,使我們能夠理解並看到彼此的需要,然後一起尋求方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。 |
第 2 堂 | 區分觀察與評論 |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「觀察」。觀察是指我們直接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的。評論則是指因觀察所觸發的想法和解讀,會妨礙彼此的連結。 |
第 3 堂 | 體會和表達感受 |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「感受」。感受是指我們的情感、身體感覺、心情或精神狀態,透過學習感受詞彙,時時連結自己的感受,並注意區分感受與想法。 |
第 4 堂 | 感受的根源-需要 | 「需要」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,包括生理及心理的需要,這是指全人類共同的需要,亦可稱為渴望、夢想、價值觀,也是人類生存的動力。 |
第 5 堂 | 清楚的提出請求 |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「請求」。透過清晰明確的請求,可以滿足人際關係中彼此不同的需要,但要注意請求與要求(或命令)的區分。 |
第 6 堂 | 用全身心傾聽 | 「傾聽」是指具有某種品質的注意力,為了傾聽我們需要靜下心,給予對方全身心的注意力,隨著這種注意力的出現,自然增進彼此的理解與連結。 |
第 7 堂 | 表達憂傷與哀悼 | 如何面對過失,非暴力溝通提供了仁慈又富有成效的過程─促進我們從過失中學習和成長,允許我們既感到遺憾又不指責或憎恨自己。 |
第 8 堂 | 表達感激與慶祝 | 當我們的需要得滿足時,我們可以透過表達感激來做為慶祝生活的方式。當我們食客保持對需要的覺察,我們會認識到我們的需要實際上常常得到滿足,這樣的覺察會使我們感到快樂和感激。 |